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提前卸任董事长专业在线配资,总经理张朝华接替。
同仁堂董事长调整,年薪近238万元总经理出任
8月12日,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长一职变动,邸淑兵因工作调整,正式辞去董事长、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。
邸淑兵自2021年起担任同仁堂董事长,原定任期至2027年6月13日,此次属于提前离任。离职后,其仍将继续担任同仁堂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职务。同仁堂对邸淑兵任职期间推动深化改革、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工作予以肯定。
业绩数据显示,邸淑兵任董事长期间同仁堂营收稳步增长,2021-2024年营收分别为146.03亿元(+13.86%)、153.72亿元(+5.27%)、178.61亿元(+16.19%)、185.97亿元(+4.12%);净利润方面,除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.54%(15.26亿元)外,2021-2023年均实现同比增长,分别为12.27亿元(+19%)、14.27亿元(+16.29%)、16.69亿元(+16.92%)。
同仁堂2020-2024年营收、净利润
同仁堂宣布,总经理张朝华将升任董事长。
和邸淑兵一样,张朝华也是同仁堂的老将,自2021起担任同仁堂总经理一职,同时也是同仁堂的董事。
其履历涉及生产、管理及核心业务等岗位,包括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南分厂车间副主任、技术副主任,中国北京同仁堂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工装环保管理部副部长、科技质量部副部长,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,以及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副总经理等职务。根据同仁堂2024年年报,张朝华年薪达到237.87万元,同比涨幅22.71%。
此次人事调整早有迹象。
6月6日同仁堂公告,张朝华因调任其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,辞去同仁堂总经理职务。
据赛柏蓝梳理,2025年开年至今,同仁堂多名高管因工作调整职位发生变动。7月9日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、6月4日董事、总会计师温凯婷、董事杨利等均因工作调整职务变动,温凯婷、杨利此后调任同仁堂科技相关岗位。
核心品类如何继续突围
作为“北有同仁堂,南有胡庆余堂”的中医药老字号,同仁堂的工业与商业各占半壁江山。
2024年医药工业营收119.12亿元,毛利率43.75%,但同比下降3.22个百分点;医药商业营收112.30亿元,毛利率27.39%,同比下降3.72个百分点,两大板块成本增速(14.04%、15.52%)均显著高于收入增速(7.52%、9.60%),成本压力凸显。
在医药商业方面,同仁堂通过自设零售门店与战略合作拓展市场版图。截至2024年末,同仁堂商业共设立零售门店1251家,2024年内新增门店数量250家,主要设置在华北核心地带、华东地区以及华南地区,构成稳固的区域市场支撑。
在医药工业方面,心脑血管类产品是营收支柱,涵盖安宫牛黄系列、同仁牛黄清心系列、同仁大活络系列等明星品种,2024年营收51.46亿元,占医药工业营收的43.19%,但毛利率49.31%,同比下降8.31个百分点。
核心压力来自原材料价格上升,如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的57万元/公斤暴涨至2024年底的165万元/公斤。医药工业中,原材料占成本比例由2023年的61.90%上升至2024年的66.8%。尽管同仁堂国药于2024年6月将港版安宫牛黄丸(3克/粒)提价近20%,但终端价格传导有限。
同仁堂还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。截至8月12日,赛柏蓝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发现,安宫牛黄丸已有126条批文,片仔癀、太极集团等企业持续分流市场。叠加中成药集采扩围,不少独家品种陆续被纳入,传统大单品的护城河逐步松动。
相比之下,妇科管线表现亮眼,代表品种包括同仁乌鸡白凤系列等,2024年营收4.77亿元,毛利率47.50%,同比上年+5.12%,销量同比增长34.18%至1627.25万盒。
总体来看,同仁堂的产品结构主要依赖传统品类,心脑血管、补益、清热类产品已经占据营收超60%,在中药老字号年轻化的风潮之下,其核心品类如何继续突围?
求变中的同仁堂
当前中药企业主要有两类发展路径,一类是天士力、以岭药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中药企业,侧重技术创新与现代化生产,通过现代科技优化研发、生产全流程,产品覆盖中药饮片、中成药等多个领域;另一类则是同仁堂等传统中药企业,以传承经典配方与工艺为核心,依托高品牌知名度深耕市场。
在传统中药企业中,发展路径也存在差异,如东阿阿胶、云南白药等以大单品为核心进行产品线延伸,而同仁堂则聚焦老字号品牌价值,多维度拓展。
“年轻化”一直是同仁堂在寻求的改变。其通过高端产品线延伸强化品牌溢价,推出“御药300年”传承系列,精选安宫牛黄丸、六味地黄丸等24个经典中成药及10个滋补膏方,将其供奉清宫御药的历史积淀转化为产品溢价能力;在跨界融合方面,构建“药食同源”生态,与伊利集团合作推出多款联名产品(包括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等),将传统秘方与现代乳制技术结合,针对控糖、健骨等细分需求提供解决方案。
拥抱线上平台的成效显著。2024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同仁堂的五子衍宗丸第五年蝉联天猫平台OTC男科用药冠军,乌鸡白凤丸摘得京东OTC妇科类目季军。
医药消费市场前景广阔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,中药在预防保健、康复养生等领域的优势凸显,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、亚健康调理等领域,中药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;叠加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发展,为中药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。
2025年第一季度,同仁堂实现营收52.76亿元,同比+0.16%;净利润5.82亿元,同比+1.10%。对于新任董事长而言,如何有效化解成本端压力专业在线配资,并推动百年品牌卓越成长,可能成为其任内的核心课题。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